专业原创句子网站!

当前位置:短句网>好句收藏 > 本文内容

叶圣陶教育文集经典语录,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名言(精选52句)

发布时间:2023-08-01源自:手机访问作者:daniel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名言1

1、教训对于儿童,冷酷而疏远。感情对于儿童,却有共鸣似的作用。所以谆谆告语不如使之自化。

2、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3、不要使用不足以看出学生精读效果的考问方法。

4、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说,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5、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6、优良的文风应具备“性”要求,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其中准确性是基础和前提。

7、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决不应当加重学生的负担,也决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8、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9、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见了新绿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

10、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诸种心理能力中,想像力仅开发利用了百分之左右。

11、阅读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得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扩充我的知识,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就是读文艺作品如诗歌小说等,也不是没事做闲消遣。好的文艺作品中总含有种人生见解和社会观察,这对于我的立身处世都有极大的关系

12、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上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

13、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

14、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15、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16、叶圣陶专门撰文指出,有种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可取的:第种教师以为教学国文就是把文字句句讲明,而讲明就是把纸面的文言翻作口头语言。第种教师喜欢发挥,他们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几个词或几句话而推广到与本篇文字毫无关系的限度以外。第种教师把学生的切道德训练都担在自己的肩膀上。第种教师喜欢称赞选文,未讲之前先来阵称赞,讲过之后又是阵称赞,用的大多为“好”“美”之类的形容词语。第种教师喜欢出既难又深的议论题目让学生作文,学生自己无话可写,只得把听来的看来的话复述遍。第种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大动干戈,整段钩掉的也有,全篇不要的也有,或者在钩掉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间写上些文字。第种教师则在学生作文每行句子下面不停地打圈,表示眼光并未在任何地方跳过,篇末还会加上诸如“清顺”“意不完足”之类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话语。

17、“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辈子,学到老。

18、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19、“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为什么长期以来,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还只是注重在“教”上用功夫,而不愿在“导”上花气力呢?那是因为“教”比“导”容易,“导”比“教”困难;“教”有地方搬用,如教学参考书或优秀教师的教案等,而“导”却完全得由自己去反复琢磨,精心设计。

20、儿童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经验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

21、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22、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23、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24、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要以启发诱导为主,教师只须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多读、多想、多写、多改。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教师为主导,经过长期的辅导和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举反、触处自伸的本领,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得到学习语文的实益,这又会反过来进步促使学生去“自求得之”,那就进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成为“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

25、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凡为教师,固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

26、就作用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熏陶。就领受的方面说,进步的教育偏重自得。

27、学生在课内“精读”的基础上,课外要进行大量的“略读”和“自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

28、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29、我要告诉你,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下,只要言两语,不必罗罗嗦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读书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教的虽是篇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他的书。看书读书是每个人辈子的事。

30、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31、“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名言2

1、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2、叶圣陶谈语文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般个别),归纳(个别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3、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4、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5、……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个能‘自得’的人”。……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辈子,学到老。

6、凡是人生的切,从外铄得来的,虽言表名理,行合正谊,也不过是被动的。若是从“自觉”得来,便灵心澈悟,即知即行。

7、情感与思想是“互相联涉,分割不开的”,“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而这喜悦之情的享受与痛惜之后的奋发,都足以使生活愈加充实。……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

8、“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

9、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10、夫儿童之非缩小的成人,言教育者罔不知之,故成人之教养与观感虽未必不适于儿童,要不可挹次注往,必须自儿童之立场出发,方得谓之纯良之儿童读物。

11、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12、“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13、略读的‘略’字,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

14、阅读总是‘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也是读,乃至于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

15、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16、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见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见粗劣的瓦砾。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成长起来。

17、语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语文教学的肩膀上。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

18、语文教学需采用启发诱导,温故知新,阅读与写作,精读与略读,经师与人师等相互结合的方法和原则。

19、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法。

20、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

21、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欢迎分享转载→ 叶圣陶教育文集经典语录,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名言(精选52句)

© 2021-2022 - 短句网www.duanju.net版权所有

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