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8源自:www.duanju.net作者:daniel
1、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所反映的“不听话”的孩子,大都还会出现学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亲子关系的不和,让他们缺少有效引导,缺乏好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他们将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
2、你看看人家***,哪像你这样不懂事?
3、成为数学尖子生的必备条件与训练方法——尖子生培养的思考与体会
4、青春期孩子受到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变化,脾气秉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个阶段孩子更需要正能量影响,乐观的心态能让孩子坦然面对一切变化和成长路上的风雨。
5、体验生活是早晚的事,你不用急在这一刻,我知道你是想赚一点儿零花钱给己花,可我告诉你: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业,考不上理想的大学,等着你的就是无穷无尽,又苦又累的工作。
6、孩子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父母懂得陪伴与支持,最好的成长便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勉!
7、你看××小朋友做得多好!
8、还有的孩子在22个月左右的时候会经过一个冷淡时期,变得特别不爱听父母的话,不愿意配合父母的要求,对父母的任何话都没有反应
9、觉得爸妈对自己不好,认了门口的水管当干爸,绿化里的一棵树当干妈
10、中考压轴题复习与训练的思考与体会
11、很自然地,不少爸爸妈妈想到了“惩罚”,但最近频频出现的青少年抑郁、轻生等极端事件告诉我们,惩罚真的不是最好的方法。
12、如果妈妈想要孩子自主行动,不妨直接对孩子说:妈妈希望你收拾一下房间,这样孩子听到后就会明白妈妈的意愿,自己主动去收拾整理了。
13、体罚永远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能治标不治本,对待叛逆期的孩子,还是应该给与最基本的尊重,摸着叛逆的性子顺着毛捋。
14、妈妈能做的是丰富与孩子的沟通用语。虽然发脾气不可避免,但是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引导孩子。这样的想法会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5、今日互动话题:您的孩子有没有一些叛逆的表现,您是怎么对待的?
16、没错,父母的惩罚,大多本身根本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实质性的伤——真正让孩子承受不了的,是感觉这世上没人爱他。
17、孩子的叛逆期,通常也是他的焦躁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也相对来说很缺乏安全感,她们在焦躁期也更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陪伴和认同,如果家长表现出对孩子的嫌弃和置之不理,孩子会用更加离谱的行为来吸引大人的注意。
18、在学校,学习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好却体质差,这是顾此失彼。有人说,人生在世总要被比来比去,10几岁比成绩、20岁比学历、30岁比能力、40岁比阅历、50岁比财力、60岁比体力、70岁比病历……但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要比身体。
19、对于父亲,在《致信儿子》之前,麦家也曾发表过一封《致父信》,讲述了自己与父亲的关系。正因为他不想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有一个十几年不愿与自己交流的儿子……所以他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以一种平和的,朋友般的心态和自己儿子相处。
20、比如,如果孩子经常丢三落妈妈尽量不要说:“你要是忘带东西了,去了学校看你怎么办”,而要说:“你早点准备好要用的东西,到时候就不慌不忙更放心啦”。
21、怎样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22、看了有收获,记得点“在看”
23、妈妈将看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述出来,就是在告诉孩子“我一直很关心你哦”,换言之就是“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24、越缺乏,越控制,因此她在用控制孩子,来让自己的心灵感觉到安全。
25、5~3岁的自我意识萌芽期,7~9岁的准大人期,12~15岁的青春期。
26、倾听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27、道德经里有一句话,道本无名,强名之以为道。叛逆期也是一样,只是孩子成长到一个阶段的代名词,而且只是从成人的角度起的名字。其实叛逆期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孩子自我成长觉醒期。什么意思呢?就是到了一定时间,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他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第一个自我成长觉醒期,在2岁,也有人把它叫做到了2岁,有家长忽然发现孩子不再是那个肉肉的小小的弱弱的小婴儿了,他们开始觉得不再和母亲是一体的,孩子初次开始有了自己的意识,于是他们开始拒绝大人了,我不吃苹果,我喜欢绿色,我要到院子里玩去。
28、这种话对于任何孩子来说,都是极其具有攻击效果的,因为孩子的弱小,她们都很喜欢被认同被喜欢,每个孩子都想成为一个好孩子,都喜欢很多的朋友的陪伴,这种话对她们的杀伤力是极大的。
29、当孩子做了一件事情,我们第一个反应或者处理方式就是,先评判。这个事情你做的不对哈,你要怎样怎样怎样。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太着急了,着急着把我这三十多年有过的弯路全部告诉你,免得你再次犯错啊。所以当孩子做了一件事,我们就着急评判了,这样不对,没有礼貌,这样做一点都没有男子汉气概,要谦让啊,小事情别这么计较,要大度。
30、对于叛逆期的孩子,父母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也不能说妈妈求你了这样的话,这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种负面的影响,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主导者,会用此种叛逆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
1、对于孩子的叛逆期,主要还是家长的应对方式,不能站在家长的角度,应该站在朋友的角度来进行交流,同时要注意是疏通,而不是堵塞
2、家长可能会发现,一直乖巧可爱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突然开始变得这不行那不行,一言不合就开哭,怎么说都无济于事。
3、和心理学家聊过之后,米歇尔才知道:儿子并不是“吃饱了撑的讨人嫌”,他不断地去触碰爸妈,其实是因为他爱父母,同时也希望得到父母的爱。
4、我真是被你气死了。
5、他的儿子特别叛逆,从高中开始,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三年来每天都在家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令人特别无奈,麦家曾无数次想过要放弃他,但最后又于心不忍。
6、多回应,让沟通更加顺畅
7、我的女儿两岁八个月了,一个月前我刚送她上半天制的幼儿园。在此之前,她不执拗,不爱发脾气,凡事有商有量;但这之后,她好像突然就叛逆、任性了起来,稍不如意就撇嘴,甚至做出打人或者拍打东西的动作,“不”“就不”时刻挂在她的嘴边,仿佛时刻等着反驳大人似的。
8、我家孩子15岁了,近一年来他站着都比我高了,与个子成正比的是,他的脾气也渐长,对他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9、是孩子留给父母最后的机会
10、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叛逆行为,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独立意识会变强,不喜欢受人管束。
11、对女孩来说,会变得内向并体验到自我怀疑、愧疚或抑郁等情绪;对男孩而言,则更多地体验到暴躁和愤怒。正如这位父亲所说,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处于“烦着”的状态。
12、成功属于永远不放弃的人
13、很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一个样,在家的表现又是另外一个样。
14、当然,坎贝尔医生所说的“告诉孩子我爱你”,包括但不仅限于口头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更多的,还是希望父母用正确的方法去向孩子表达爱。
15、总之,能用惩罚解决的问题,绝不多动其他脑筋。直到孩子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好些父母还在惊叹呢:“这孩子,怎么那么脆弱呢?我不就是轻轻打了他几下,随口骂了他几句吗?至于吗?”
16、困难是暂时的,坚持就是胜利
17、第四:原则问题不迁就,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不断挑战规则,另一方面又不断追求规则。倘若规则混乱,孩子也缺少安全感。父母在制定规则时要慎重科学,规则一旦制定,就必须遵守。抓大放小,要有重点。除危及生命、健康的坚决不能做之外,其余鼓励孩子尝试,多数时候宽松,该严格的地方说不就不。
18、这些方式,我都是偷师于一本书《爱孩子的五种语言》(The5LoveLanguagesofChildren)。作者之一加里·查普曼(GaryChapman)是人际关系专家;另一位作者罗斯·坎贝尔(RossCampbell)是田纳西大学医学院儿科和精神病学的教授,在三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为数千名父母和孩子提供了咨询服务(这本书有中文版《爱的五种语言》,但建议阅读原版,有许多翻译版里找不到的精彩之处)。
19、当规定好孩子吃饭前必须洗手,可孩子难免有忘记的时候。妈妈这个时候就容易脱口日出:
20、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
21、所以,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孩子一定可以,可以有力量,可以有人缘,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祝福。而不是一遍遍地在脑子里上演孩子怎么怎么不好的剧情。
22、有些人,比方说,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子,有教育背景的乖乖女,忽然间要结婚了,嫁给了一个呼风唤雨的社会青年。单位里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好人,竟然被查出偷盗的记录。
23、聪明的父母应该注意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表达或倾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4、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
25、没有人愿意喜欢你这样的孩子。
26、第言传身教。一位爸爸在看电视,孩子放学了,放下下书包也和爸爸一起看。爸爸说,不行你不能看,你得先去写作业。孩子说:那为什么你工作累了可以休息看电视,我学习累了为什么就不可以?
27、教育孩子,就好比从一个杯子向另一个杯子里倒水,而大杯子里是干涸的,怎么倒都不会往小杯子里注满水的。
28、小时候过年回老家炸粪堆,不巧一个老爷爷放羊过来,那家伙,一大群软绵绵,平底一声响,一大群棕绵绵,老爷爷在我家旁边骂了半小时……
29、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30、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渴望独立,不再什么话都与家长说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而且在与家长有不同意见时,会选择通过语言或行为表示反对。
1、从这些细节里,你可以看出,我女儿表达和理解爱的语言起码有三种:肢体接触、高质量的陪伴,和礼物。所以我在陪伴她的时候,会特意尽量多地把她搂在怀里,揉揉她的头发。我会每天特意抽半小时到她房间和她独处,还会买一些有趣的小东西,放在漂亮的纸盒子里,贴上好看的小花送给她。
2、观察孩子如何向你和其他人表达爱。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往往也是他所需要的被爱的方式;
3、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完成了,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养成习惯,习惯养成以后,你不用管他,他都会自己做好。这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大人一定要有原则性,刚开始很难,时间长了就好了。
4、很多父母把包办代替看成是对孩子的爱,于是养出了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
5、可孩子的心智还远没有成熟,他们只会用“自我中心”的方式去爱别人。当孩子感到需要被爱的时候,他们只会不停地用幼稚的方式,比如“过火的不良行为”去追问:“你爱我吗?”
6、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叛逆期的行为呢?其实你的孩子并不是不听话,只是也许你的方法不对,你所谓的“不听话”是不听你的话,因为可能你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最起码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在家不说话,淘气,但是在外人眼里却是给好孩子,懂礼貌。当父母听到别人这样说时,真是既欣慰又困惑。这是什么原因呢?
7、还有很多家长将孩子的学习全权揽了过来。正如上面案例中的那位妈妈所说:“天天盯着孩子学习”。这样,学习就完全成了父母的事,跟孩子无关。
8、如果孩子不要你给出的选择,而想要额外的,可你不能接受,那就直接告诉孩子,他们所提出的不是一项选择。然后再重复你给出的选择,让孩子做决定。
9、所以家长可以重复孩子的话:“去踢足球了啊?”可以将孩子抛过来的话接住再轻轻抛回去。接下来孩子会接过妈妈的话后再回答妈妈:“嗯,我进了个很漂亮的球呢!”如此这般,谈话才能进行下去。
10、聚星文化传媒是集童星包装、演艺经纪、音乐制作、影视摄制、专辑打造、活动策划与执行以及少儿演艺培训于一体的从事少儿演艺经纪事业的专业导师型艺术公司。
11、我妈:冬天的粪坑表面上是干的,下面还是软的我:我试试2006的冬天农村娃损失了一件波司登
12、这时候,只需跟孩子说声“下次注意点哦”“要小心呢”,孩子就能明白妈妈想要自己做什么了。
13、“父亲,你一辈子给了我很多,我想最后再要一点,要你一个清醒的笑容,一个确凿的认可,一声安慰,一声原谅,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可你没有给我,父亲,你就那么走了,没有给我一点点,连一个轻浅的笑容和抚摸都没有……我将永远对你有一种负罪感,一种羞愧。”
14、小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是妈妈一张一张截图给我的,她说:“我很欣赏这封信,就算是妈妈送给你的。因为妈妈没有这样的水平,但是想的是一样的。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15、刘墉曾说:“家长要关心孩子的灵魂,当孩子成长路上的心灵伙伴,和孩子一起成长,更像朋友,彼此付出,因为彼此相爱而更相爱,而不是单方面爱,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孩子和家长都是幸福的。”
16、破坏性强:摔东西、拆玩具、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玩具丢的满地都是;
17、结果,这些父母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不断失望,不断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坏孩子,不断用“给孩子更少的爱”来惩罚他们,不断失败,不断地让孩子的不良行为越演越烈……
18、有时候妈妈本身比较忙,或者心情不太好的时候,难免会冲着孩子一顿吼。
19、不少父母都认为“孩子应该用好行为来赢得爱”,但他们搞反了次序,因为感受不到爱的孩子,是难以培养出好行为的。
20、妈妈与孩子一起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孩子就会更积极地思考并付诸行动。
欢迎分享转载→ 写给叛逆期孩子的说说(精选80句)
© 2021-2022 - 短句网www.duanju.net版权所有
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