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原创句子网站!

当前位置:短句网>哲理句子 > 本文内容

王阳明龙场悟道说的第一句话,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格言(71句)

发布时间:2022-11-25源自:www.pzh5.com作者:daniel

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格言1

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3、 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 《传习录》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 “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

6、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王阳明

7、 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王阳明(闪点情话网)

8、 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王阳明

9、“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2、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13、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14、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王阳明

15、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守仁

16、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1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格言2

1、 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王阳明 《双峰》

2、 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王阳明 《传习录》

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4、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5、“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名言。

6、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王守仁

7、 心即道 道即天 知心则知道 知天 ——王阳明

8、“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9、“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0、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王守仁

11、 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王阳明

12、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 《泛海》

13、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 亦谬乎? ——王阳明

14、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守仁

15、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6、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王守仁

17、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

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格言3

1、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王阳明 《传习录》

2、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3、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传习录》

4、 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 ——王阳明 《传习录》

5、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

6、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7、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8、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9、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王阳明

10、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

11、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12、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王阳明 《传习录》

13、 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持钵效贫儿。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15、 圣人处此更有何通? 圣人会怎么做? 圣人会怎么做? 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 ——王阳明 《王阳明》

16、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王阳明

17、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王守仁

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格言4

1、 天理即人欲 ——王阳明

2、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 《传习录》

3、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守仁

4、 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王守仁

5、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王阳明

6、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阳明 《大学问》

7、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 《传习录》

8、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

9、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 ——王阳明 《传习录》

1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1、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

13、知行合一。

14、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15、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16、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17、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格言5

1、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王阳明

2、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王守仁 《传习录》

3、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欢迎分享转载→ 王阳明龙场悟道说的第一句话,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格言(71句)

© 2021-2022 - 短句网www.duanju.net版权所有

短句网主要提供经典励志的好句子分享,文章句子段落来源网络整理和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